安阳学院-凯发游戏

病理性分离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发布日期:2016-03-04  浏览量:

     病理性分离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张燕平

上周的咨询中又谈到了由于爸爸妈妈到外地打工的缘故在孩子出生不久后就不得已把孩子送给外婆抚养的故事。这让我想到了几个以往的案例。

a已经是一个2岁孩子的奶奶了,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现在每天晚上都要依赖安定药(中文别称:地西泮,苯甲二氮卓;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抑制)来维持短暂的睡眠,即便是这样,每天感觉整个脸部肌肉都是皱皱的,头脑里面昏昏沉沉,记忆力明显下降。a能回忆出最初晚上睡不着觉是因为和婆婆、妯娌的关系恶化导致的,特别是生了儿子之后自己的情况更为严重。通过a的主诉可以得知:a自从嫁到丈夫家之后就一直在努力孝敬公婆、对兄弟和弟媳更是照顾有加,但最后得到的回报却是指责、抱怨、不理解、被欺负。现在儿子结婚了,经常尽最大努力去照顾儿媳和孩子,但最后得到的回报却是抱怨、不理解。a的家庭成长背景:有一个姐姐和哥哥,哥哥结婚后嫂子产下一个婴儿早死,不久自己才出生,a出生后不久父亲去世,妈妈瘫痪,所以a其实是在嫂子身边长大的(或许她的出生正好弥补了嫂子对早逝婴儿的悲痛),在a看来嫂子其实也是妈妈,也就是嫂娘。a主诉小时候很羡慕和自己年龄一样大的那些小朋友,她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自己从小就是一个很乖的孩子,很文静,懂礼貌。很明显a从小的成长经历塑造了她现在的人际交往模式,即讨好型。她的思维模式是:我是不可爱的,我只有时时事事都表现的很好大家才会喜欢我。我只要对别人好了,别人就会对我好。所以她在与人的交往中一再的受到伤害。很明显这和小时候母爱的缺失有关(a一开始否认这种感觉,后来哭了,她说其实嫂子的性格也不太好)。

b来咨询的原因是感到和宿舍同学关系特别不好,自认为自己过于敏感。通过了解得知:b有一个患精神病的妈妈,大家都看不起妈妈,包括爸爸、爷爷奶奶和外公,甚至包括来访者本人,只有外婆会真心对待妈妈,印象中妈妈经常被爸爸锁在家中,爸爸说那是担心她乱跑。其实妈妈即便是跑出去也只是跑到外婆那里(外婆家离自己家很近),在外婆那里嘟嘟囔囔一些外人不理解的语言,每每这时,外婆都会看着妈妈,就像小时候看女儿的眼光。妈妈在外婆那里待一会儿就会再回到自己的家中。

c是个看上去很漂亮的女孩子,但她的眼睛透露出一种忧郁的眼神,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一直想自杀。c是一个抑郁症患者,从外婆那里得知,因为父母想要一个男孩子(c已经有一个姐姐),加上当时计划生育太紧的缘故爸爸妈妈在自己出生后不久就把自己寄养在姨妈那里,一直持续到自己上小学的时候才被送回自己的家。同样的故事发生在患抑郁症的d身上,因为爸爸妈妈都是国家工作人员,按国家规定只能生育一个孩子,但因为自己是女孩子的缘故从出生后就被隐藏在姑妈家中生活,直到弟弟出生两年之后才回到爸爸妈妈身边。

可以看出,这几个来访者的共同命运是,由于种种原因出生后失去了妈妈的照顾和养育,被迫和妈妈分离,根据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的观点,这是一种病理性分离,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这种分离给幼小孩子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施琪嘉老师在《客体关系》听课笔记中提到了四种类型的病理性分离:

第一个是丧失客体:一出生客体就死掉了(一出生父母就离婚,或是父母死掉);

第二个是丧失客体的爱,客体虽然在那,但是却没有爱了。容易造成病理性创伤的两种情景:矛盾的不被希望的客体,或者是母亲有精神类疾病(如产后抑郁症等);

   第三,出生就有残疾严重精神;

第四,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经常搬迁。农民工外出务工,居住条件、孩子读书的学校的改变。

武志红在《依赖与反依赖的二重奏》中这样写道: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们3岁时才能形成“客体稳定性”的概念。这时,一个事物从他眼前拿走,他不会太恐慌,因为他知道这个事物仍然存在。但在客体稳定性的概念没有形成前,他要么会很恐慌,要么根本不在乎,因为他会认为,这个事物一旦在他眼前不存在了,那就是彻底消失了。因为这一特点,孩子们对与妈妈的分离极其敏感。如果妈妈不见了,他们会非常恐慌,因为在他们看来,妈妈暂时的不见就意味着彻底消失,而妈妈是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甚至唯一重要的,所以妈妈暂时的分离会造成相当的创痛。

研究还发现,如果3岁前妈妈与孩子分离达两个星期以上,由此造成的创痛就是不可逆转的。所谓不可逆转,即这一创痛不会因为妈妈回来后好好安慰他而消失,它会一直留在孩子的心里,留待他以后自己去处理。像精神分裂症、严重的人格障碍等重性的精神疾病,常常可以发现是当事人在6个月大之前造成了严重创伤,而这是相当难治疗的。尤其是,假若孩子在很幼小的时候不断在妈妈和老人或其他抚养者之间来来去去的话,那也会造成巨大的创伤,因为每一次和抚养者的分离,都是一次被抛弃的创伤。

   科胡特在《自体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写道:“自体客体”是一个重要的相关概念,它被体验为自体的一部分,它组成了一个人从出生起就需要的有反应的环境,以确保核心自体能够可靠地发展为成熟的内聚性自体。内化一个稳定的自体结构需要自我抚慰的经验,如果没有意外,父母往往会成为这一经验的提供者。由于父母的过失,治疗师常常必须成为来访者那个缺失的自体客体。

如果母亲这个天然的照料者,在孩子的前俄狄浦斯期(0-4岁)没有在孩子的身边,比如,因为身体或情绪上的缺席、疾病或是死亡,有一个结果就是孩子会体验到对父母般人物的全能的力量与可信度的巨大幻灭。

如果当一个孩子有需要时母亲不在那里,那通常会是对孩子的巨大打击。因为这通常会在治疗师度一个月或者两个月的暑假时发生,在那期间相同的感受可能会出现。

孩子年幼的时候最需要妈妈的陪伴,因为孩子需要通过像科胡特所描述的那种“妈妈眼中的光彩”来看到和认识自己。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说,这是他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妈妈无论是因为何种原因在孩子年幼时离开孩子都是一个不称职的妈妈,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不公平的对待。

希望这种病理性分离现象越少越好!


点击数:
网站地图